要闻速递 检务公开 在线服务 视觉检察 案件聚焦 亮点工作 预决算公开
“手机理财APP,在家躺着赚钱”
“利滚利,投入即翻倍”
……
你是否接到过这些手机短信?
是否在街角路边看到过这样的小广告?
是否听朋友或亲戚讲过某个“获利高,回本快”的“理财项目”?
是否有一瞬间想过“也许这就是个赚钱的机会”?
// 检察官提示
///
NOTICE
投资理财千万条,防范意识第一条。
如今,金融犯罪手段不断翻新,犯罪分子以投资理财之名,行非法集资之实,极大侵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广大群众需擦亮眼睛,再三甄别。
三个骗局,引人上钩
1?
宣传造势
骗子
我们的项目有xxx专利认证,有xxx进行担保,是国内x百强企业,还有某明星站台代言,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哦~
简直是天上掉馅饼,我这就买!
群众
犯罪分子会提前编造好一个项目,以“有专利”、“有保障”、“新技术”为幌子为投资者描绘蓝图,在各大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广告,制造虚假声势,虚构利益假象,让投资者产生“天上掉馅饼”的错觉和购买欲望。
2?
初期分红
叮咚,这个月的利息到账了,请查收~投入越多回报越大,我们信誉保证,安全保证
居然真的有这么多钱到账,下次我多买点好了
犯罪分子会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在初期按时足额兑现承诺的分红和利息,让投资者从“将信将疑”转为“深信不疑”,继续投入本金期待“利滚利”,甚至拉上亲戚、朋友一起投资。
3?
携款潜逃
在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犯罪分子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使集资参与人遭受经济损失。彼时,投资者发现公司人去楼空,方大呼受骗,悔之晚矣。
三步防范,识破陷阱
“看广告赚外快”、“消费返利”、“投资虚拟货币”……绝大多数非法集资的骗局手法并不高明,只需广大群众擦亮眼睛仔细思考便能识破,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分不清是非法集资还是正常投资理财项目?
检察官教你三步防范,识破陷阱,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看一看
一看融资合法性:看是否取得了企业营业执照、相关金融牌照,是否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是否有从事金融业务的资格。
二看宣传内容:若是宣传中含有“零风险高回报”、“稳赚不赔”、“快速致富”等明显夸大其词的用语,请加倍小心。
三看公司经营模式:看公司是否存在项目明显超出经营范围、名称地址频繁变换等情况。
想一想
投资切忌冲动。
遇到疑似非法集资的宣传广告,应冷静思考,不要盲目相信亲友介绍、专家推荐。切忌头脑发热,冲动投资。
想一想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商品及市场行情?自己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高额回报”是否合乎实际?
问一问
投资前,可向专业人士咨询,听取专业意见,及时止损,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理性投资,严防圈套
“
近年来,随着打击非法集资宣传力度的加大,群众风险防范意识显着提高。
但现实中,仍有不少投资者心存侥幸,盲目追求高回报、高利润,投入大量资金,导致损失惨重。
1.不要相信所谓的高息理财。
面对高回报的投资项目,应时时刻刻保持警惕的心理,不要盲目投资。
2.不贪利就是最好的风险保护。不要相信“先返利息”之类的诱饵,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
3.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理财产品。
4.保护个人信息,及时举报投诉。
最高人民检察院 吉林省人民检察院 吉林省人大 正义网
版权所有 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检察院
技术支持 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