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5日是桦甸市解封的第十天、桦甸市复工复产的第七天,桦甸市人民检察院严格按照“解封不解防”的原则、“防疫+办案”两不误的工作模式,坚持疫情防控与检察工作“双轨并进”,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一、反诈在行动 守住“钱袋子”
电信网络诈骗方式五花八门,防不胜防,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有不法分子冒充疫情防控人员开展违法犯罪活动。为普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常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守护群众“钱袋子”,桦甸市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
活动中,干警结合法律法规和最新司法解释、真实案例,通过在政务大厅设立法律咨询点、发放宣传资料、手把手教群众安装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讲解流调电话与电诈区别等方式,向群众讲解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的惯用手段、作案方式以及识别、防范的技巧,以此提醒群众不要轻易将个人身份信息泄露给他人,不要出租、出借、出售个人的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给他人使用,不要相信陌生人的电话及短信,不点击不明连接,引导群众辨识骗局,提高群众对电信诈骗的认知和防骗能力。

二、筑牢诈骗防护网 守护“夕阳红”
向广大老年人普及预防养老诈骗知识,切实做好人民群众安全防范教育,真正保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不要轻信陌生电话,不点开不明连接和网址,不透漏个人信息,不转账……”着重围绕老年人存在的法律意识薄弱、防范意识不强和恐惧心理,揭露养老诈骗新手段、新动向,提升老年人防诈意识和能力。此次宣传活动,共向老年人群众发放宣传资料30余份,提供反诈法律知识10余人次,切实提高了广大老年人的防诈意识和能力,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保护知识产权 促进创新发展
为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识产权法律意识,优化营商环境,在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桦甸市人民检察院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发展”专项宣传活动。
通过悬挂条幅、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向群众普及知识产权、专利权等相关法律知识,结合侵犯商业秘密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等知识产权热点问题为群众答疑解惑。此次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知识产权的知晓率,增强了群众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营造了尊重知识、崇尚科学、诚信守法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桦甸市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推动诉源治理,继续深入践行“谁执法、谁普法”,不断提升普法针对性,推动法治文化深入人心,以能动检察履职促进各项专项活动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