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执行是人民群众权益保护的重要环节,为切实强化民事执行监督职能,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行难”“执行乱”问题,打通执行监督司法救济“最后一公里”,桦甸市院创新理念,能动履职,有效推动民事行政执行监督工作开展。截止目前受理审查各类执行监督案件均被法院采纳整改。
一是在拓展案源渠道上下功夫,强力推进执行监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充分利用裁判文书网、执行信息等大数据库,搜索发现瑕疵执行案件7件;借助“检察开放日”“法律宣传”等活动,深入城乡宣传执行监督职能;依托检察网站、“两微一端”“短视频”等平台,以案释法,收集执行投诉案件8件;主动加强与信访、律师事务所等部门联系,筛查民事执行监督线索5件。多举措拓展案源,增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社会认知度,提升了民行执行监督工作的认知度和公信力。
二是在强化精准监督上下功夫,努力维护公平公正。破解受执行结案业绩考评等因素影响难题,瞄准违法送达、超期执行等“执行难”向虚假执行、终结程序等“执行乱”快节奏结案怪象。强化履职角色,当好“啄木鸟”,重点开展“涉夫妻共同债务案件当事人合法权益保护”“出质人债务保证质物冻结”“执行标的物评估结果失实”等专项监督,发出检察建议11件;能动和解履职,做好“调解员”,化解“走死逃亡”执行不能案件矛盾,引导司法救助程序,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办案效果;创新监督理念,找准“切入点”,通过对事表面监督向对人深层次监督,一案三查,深挖不当执行“案中案”,移送违法违纪线索1件。
三是在发挥协作配合上下功夫,实现双赢多赢共赢。执行监督不是单打独斗,需要协调支持。发挥民事检察“纠错”基本功能,与法院续签“执行监督工作办法”,激活配合互动要素;开展检法两长走访沟通活动3次,开展列席审委会和检委会活动2次;建立瑕疵执行信息双向反馈机制,良性互动维护司法公正;立足办案职能,调整重执行实体监督轻程序违法监督思维方式,重点办理李某强与王某华等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违法案件12件,均得到法院采纳整改回复。
四是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保证监督顺利开展。加强与市委政法委、信访局、司法局等部门联系,探索建立信息通报、信息共享机制,做到对重大、敏感执行案件联合听证机制度,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1次。建立内部科室配合“一盘棋”办案机制,控告申诉、案件管理、刑检部门在办案中发现民事执行瑕疵线索,及时移送民事检察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