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上午,长春市人民检察院召开以“加强和规范检察建议、强化公益诉讼工作,提升检察监督质效,推动法治长春建设”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通过新闻媒体向全社会发布了长春市检察工作(即“双提升工程”)的总体思路、解读了市委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支持检察机关加强和规范检察建议工作推进法治长春建设的意见》,并通报了长春市检察机关近年来公益诉讼工作开展情况。

长春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盛美军在发布会上介绍,“双提升工程”的主要内容就是检察监督质效和检察官核心素能两个方面,从逻辑上说,二者互为表里、互为前提,相互支撑、相互促进。

盛美军检察长说,中国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而长春市也在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之路上,势头强劲、高歌猛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很多新动向、新特点、新态势。在这种形势下,长春市检察院党组一致认为:在当前这个新的历史时期,长春检察必须一手抓当前,一手抓长远。当前的重中之重就是检察业务,其关键是监督的质量、效率和效果;长远的终极依托必然是队伍建设,其关键就是检察官的核心竞争力。
记者从发布会现场了解到,自市检察院实施了“双提升工程”后,使得检察监督质效和检察官核心素能得到了显着提升,进一步带动了检察工作的全面提升。
核心数据显示,一季度长春市检察机关发挥检察职能,依法及时、从严惩治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对于危害公共安全、扰乱市场秩序、生产销售伪劣防治防护产品和假劣药品等犯罪行为,依法提前介入29件,审查批准逮捕5件7人;提起公诉12件19人。对企业涉案人员,综合考虑主观恶性、犯罪情节等因素,通过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提出判处缓刑建议等方式,帮助早日回归岗位,推动复工复产。

发布会中,市检察院研究室主任高文围绕市委办公厅出台《关于支持检察机关加强和规范检察建议工作推动法治长春建设的意见》,介绍了出台的背景及相关情况。第七检察部主任杨建平围绕近期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通报了近年来公益诉讼工作开展情况。
答记者问环节,长春市基层院优秀检察建议负责人对耕地占用税保护专项工作、监狱安全隐患监督、“大棚房”违法占地、历史建筑保护等公益诉讼相关问题做了详细解答。
下一步,长春检察机关将继续按照上级党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决策部署,以检察官业绩考评工作为契机,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持续推进“双提升工程”,为长春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人大代表、吉林省易视顿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春武接、政协委员北京大成(长春)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林海军、长春市人民检察院办公室副主任曹政、第七检察部副主任王苹、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马宁分别接受媒体专访。